新華社杭州12月18日(夏亮、屈凌燕、郭雨祺)卡塔爾世界杯決賽18日晚將在盧賽爾體育場打響,是法國隊成功衛冕,還是梅西一戰“封王”,全世界球迷都在屏氣凝神,靜待決賽大幕開啟。
盡管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足球迷,世界杯相關訂單也早已“截止”,但遠在千里之外的義烏商人吳曉明,還是會關注盧賽爾體育場里的賽況。“最后捧起大力神杯的那個國家,往往下一年足球的銷量會更好,世界杯冠軍會帶來一些效應。”
卡塔爾世界杯期間,吳曉明因“50天趕制10萬個足球”的話題上過熱搜。自稱“不懂球”的他,在義烏體育用品行業已經摸爬滾打了20多年,先后經歷過六屆世界杯。從單純拿貨,到擁有自己的品牌,世界杯給他帶來了商機。面對媒體絡繹不絕的采訪,他常掛在嘴邊的話卻是:“熱一年冷三年,世界杯后怎么辦?”
2002年韓日世界杯,中國隊歷史性闖入決賽圈,義烏市場足球生意一時風頭無兩——那是入行不久的吳曉明第一次見識到世界杯的魅力。“倉庫賣空,毫不夸張。客人追在后面不停要貨,我只能找生產基地搶貨。那時候產量低,能搶到幾百只就不錯了,根本不夠賣。”
站上世界杯的風口,外貿訂單紛至沓來,吳曉明也嘗到了甜頭。到2006年德國世界杯的時候,外貿出口訂單已經占到他全部業務的80%。隨后的2008年金融危機,讓他第一次真正開始思考,世界杯后該怎么辦的問題。“2010年之前,訂單很集中,現在訂單都很分散,每個人的訂單量小了。”于是他重新開始布局內銷,到2015年的時候,外貿和內銷訂單的比例已經基本上持平了。
“這幾屆世界杯下來,外貿訂單量其實一直在萎縮。巴西世界杯賣了150多萬個足球,俄羅斯世界杯賣了70多萬個,這次世界杯差不多賣了30多萬個。”事實證明,他的判斷沒有錯。
在義烏,你能感知到任何一點風吹草動傳導到市場上形成的波瀾。2015年,中國足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正式發布,隨后的幾個月,義烏生產球類的工廠從原本的三十幾家,一下子擴增到六七十家。彼時吳曉明已經擁有自己的足球工廠,不再需要去別家倉庫搶貨;自家1000多平方米的倉庫里,20多萬只足球賣空了。
銷售迎來高峰之際,吳曉明反倒冷靜。“行業門檻低,大大小小工廠雨后春筍般冒出來,結果就導致供大于求。最后大家不是去拼質量,而是拼價格。最開始一個足球的價格在10塊錢左右,很快就只賣五六塊錢了。”
不想靠低價取勝,就要找準新賽道。吳曉明意識到,價格戰打到最后,犧牲的一定是足球質量,于是他做出了從業以來的第二個轉變——布局標準化。“別看一個小小的足球,材質、印刷、圓度、氣密性、反彈高度、耐沖擊性能、防水性等等,每一項都有‘標準’這把尺來衡量。”吳曉明說。
2021年8月,以吳曉明的奧凱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為主起草的“品字標”團體標準《競賽用成年足球》正式發布。2022年6月,奧凱體育用品有限公司通過浙江制造認證,獲得代表浙江制造先進技術指標的“品字標”授權。有了這份認證,企業的產品也先后被西班牙、韓國和日本等地企業采購。今年的浙江省運會,吳曉明的產品首次成為賽事官方指定用球。
市場有狂熱,就會有喧囂過后的冷寂。鼎盛時期義烏曾有近70個球類生產廠家,如今只剩下六家。在吳曉明看來,這就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
“市場永遠都是這樣,冷一年熱三年,最終還是靠供需關系。想要從中脫穎而出,就要‘專’,讓人覺得你不可替代,才能相信你的品質和價格。”除了自己的企業,吳曉明還是義烏市體育健身用品行業協會的會長,他認為行業單純拼價格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比的是高質量發展,希望經營者不被熱潮所裹挾,都能看清自己的方向。
過去三年,對在義烏從事體育用品行業的經營戶來說是低谷,但是對于未來,吳曉明充滿信心。“全球體育健身行業的需求還是逐年在增長,我認為高質量發展是一條正確的路,大家都要朝著這條路走下去。”
對于吳曉明而言,他還有一個心愿,那就是有朝一日他的產品能成為世界杯比賽正式用球。“不管這個目標有多遠,我都會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