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州,無論走到哪,你都會在不經意間和綠色撞個滿懷。
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誕生地,多年來,湖州持續擦亮“綠色”這一發展底色,探索出一條通往共同富裕的獨特路徑,生動詮釋了“綠色中國”的實踐樣本。
在這片綠色沃野之中,農行的金融活水隨處可見,正是它源源不斷地澆灌,為建美“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提供了有力保障。
今天,這位綠色金融改革的探路者依舊步履不停,正與湖州共生共長、相輔相成,共同奮力描繪著綠色低碳共富的精彩畫卷。
播種·打開“兩山”轉化新通道
青山疊翠,流水潺潺,一入安吉余村,綠意就撲面而來。村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石碑銘刻了這座鄉村美麗蛻變的密碼。
沿著主干道前行,一幢帶庭院的四層小洋樓映入眼簾,紅字招牌格外醒目——“春林山莊”。2005年,村民潘春林和妻子開起村里第一家農家樂,他們想不到,此后,春林山莊不光成為他們的“金飯碗”,還成為聞名全國的網紅打卡點。
春林山莊是余村從賣礦石到賣風景的縮影。余村曾是名副其實的礦山村,可山越開越小,環境破壞日益嚴重。2003年,礦山關停,經歷全家下崗后,潘春林選擇在余村開設第一家農家樂。“東拼西湊20多萬把房子蓋好了,裝修卻沒錢了。”潘春林描述當時的自己“山窮水盡”。
幸運的是,潘春林這個決定,得到農行的援助。經過實地調研,農行人和潘春林幾番交談后,看到了農家樂的發展前景,三四天后,潘春林就拿到三萬元貸款,解了燃眉之急。
隨著綠色鄉村的建設火熱起來,春林山莊的生意越來越好。在余村,農家樂也從零星幾家逐步發展到40多家。
“人氣來了,農家樂不能止步不前,檔次要跟上。”2009年,春林山莊提升改造,潘春林說,改造的底氣也來自農行——一筆十余萬的授信,“農行對我們非常關心,時不時來了解我們的經營狀況和資金需求,是有力且及時的經濟后盾。”
從一家夫妻店發展到二三十人規模的企業,在“春林山莊”的壯大中,農行如影隨形。后來,頭腦靈活的潘春林又成立車隊、旅行社、洗滌廠,服務項目從單一走向多維,開啟吃住行一條龍經營發展,“現在,年客流五六萬人,營收增長了上百倍。”
“一起富才是真的富。”如今,以潘春林為代表的余村人又開始了新突圍。2020年,余村村民自發組織成立鄉宿聯盟,成員互幫互助,實現農家樂的資源整合、統一服務。這一想法再次得到農行的支持,100萬元的“鄉村振興帶頭人貸款”已用于擴增運輸線路,“希望能把更多游客帶到余村。”
這是農行創新推出的專項貸款,以簡易的程序、低額的利率讓農村致富帶頭人率先“吃螃蟹”,滿足生產經營需求,帶動周邊村民一起富。目前,農行湖州分行已發放百余筆“鄉村振興帶頭人貸款”,累計1.3億元,讓點點星火,匯聚成光。
突圍生長的不只是春林山莊,還有整座余村。2015年后,余村發展駛入快車道。打破一畝三分地的局限,余村試圖發揮示范帶動效應,聯合集鎮和周邊四村抱團發展,優勢互補。“我們的設想是共建共享成一個共同富裕的示范區,但問題是一些基礎設施需要很大的資金投入。”余村黨支部副書記俞小平說。
了解余村的需求后,農行浙江安吉余村綠色支行鼎力支持,促成全國農行首筆鄉村旅游重點村項目貸款在此落地。“農行的服務跟進速度快,對接過程很順暢。”俞小平說,在省、市、縣支行三級聯動下,這筆4億元的貸款,從發起到發放僅用時兩天,創下農行浙江分行最快的貸款審批紀錄。
隨著金融活水的注入,余村綠色發展之路有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更多創業者選擇回歸山間,百姓在“兩山”這座富礦中收獲了“真金白銀”。
飽含惠農情結,農行深耕鄉村廣袤土地,不斷創新“三農”產品,助推一個個鄉村實現美麗生態向美麗經濟的跨級躍升。
早在2018年,農行湖州分行在全國金融系統首創“鄉村振興導師制”,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金融隊伍推進農村腹地。同時,創新推出“農情綠意農合貸”,農戶貸款投放超億元,緩解農合聯會員在產供銷過程中的資金問題,有效助推鄉村振興;此外,擇優發放民宿貸、茶葉貸等,推動農民奔向小康。
新生·喚醒農村沉睡的資源
綠色,彰顯著萬物復蘇的生機,也象征著蓬勃的發展勢頭。但在推進綠色發展中,對于這座浙北城市,人們曾疑惑:高質量的發展空間在哪?答案,就在綠水青山間。
浙江省德清縣水月清華酒店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建龍珍藏著一本證書,紅色封面上印著“中華人民共和國集體土地使用證”,它記錄了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的“第一宗交易”。
1998年修訂的《土地管理法》規定,農地轉為建設用地,必須實行征地;建設需要用地,必須使用國有土地,集體建設用地由此失去合法入市通道。農民集體需要發展,又沒有建設用地指標,過去,不得不冒險將集體土地用于非農建設。
趙建龍就經歷了這一困境。2013年,他買下莫干山鎮南路村山腳下的一幢舊廠房,準備建酒店,項目推進卻“卡殼”了。“土地權在鎮里,屬于工業用地,辦不了證。要變為商業用地,就要先征收為國有土地再拍賣,但手續繁瑣。”趙建龍感嘆。
苦等兩年后,事情有了轉機。2015年,德清成為全國首批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嗅到“農地入市”改革的機遇,當年8月,趙建龍以出讓價307萬元拿到了這塊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之后僅十余天,他就接到農行德清縣支行的電話——“可以憑借使用證,抵押貸款”。
率先破解法律瓶頸,2015年9月,農行德清縣支行為趙建龍發放全國第一筆基于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的貸款150萬元。一塊原本陷入“死穴”的廢地改換門庭,迎來又一春。掩映于密林之中,趙建龍打造的醉清風度假酒店在2018年開門迎客,紅火一時;2020年,它又迭代升級,成為吸引都市人回歸山野的開元頤居地熱森林度假酒店。
從“農地入市”到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在德清,緊隨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入推進,農行積極開展了各種金融創新的有益探索,創新抵押方式,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農村經營性宅基地使用權、農業“標準地”使用權、在建工程、生產設施等抵押貸款的押品準入、貸款流程以及風險防控等提供了寶貴經驗。
為全國集體土地使用權“第一拍”買受人給予最高額690萬元授信;發放全國第一筆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貸款;為全國首批宅基地“三權分置”證書所有者給予總額700萬元授信;對第一位持流轉證的民宿業主發放全國首筆農村經營性宅基地抵押貸款……農行種種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探索,喚醒農村沉睡的資源,為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打開了新空間。
“死產”變“活權”,金融助力撬動農村創新發展新動能,使湖州原有的磚瓦廠、廢棄碼頭、小礦山、小化工等落后低效產能,逐漸被一批精品酒店、鄉村民宿、小微企業創業園等取代。
在德清縣洛舍鎮東衡村,依托農行3.1億元“綠色信貸”支持,萬余畝的閉坑礦地上一座新城拔地而起,一躍成為全國生態文化村、浙江省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村落。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唐朝詩人張志和詩中的西塞山也正煥顏重生。西塞山坳中的楂樹塢村,即將變身為湖州“五谷豐登”計劃中的龍頭——西塞科學谷,在農行8億元的金融供血下,科研院所、科學谷客廳、酒店、酒店書畫院等高端產業,將匯聚青山碧水間,相得益彰。
在湖州,美麗不止于鄉村,還在向城市延展、升級。
2018年,湖州發布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提出以綠色為底色,以全域美麗為目標,重構生態文明建設與高質量發展協調的空間體系。一個現代化生態型濱湖城市的夢想,由此起航。
南潯頔塘未來社區的設立,就是生動見證。搶抓未來社區建設試點的有利契機,農行湖州分行在全省首創“未來社區貸”,制定了最優化資金組合保障方案,為頔塘社區發放全省農行首筆“未來社區”綠色建筑貸款20億元,以重點支持為試點創建保駕護航。作為浙江省首批24個“未來社區”示范性項目之一,通過一系列改造更新,南潯頔塘南岸將成為具備節水節能低碳環保功能的社區生活共同體,再現江南水鄉、千年古鎮、運河商埠的文化記憶。
還有安吉魯家村中國美麗鄉村建設、吳興區道場鄉南郊風景旅游度假區提升工程、雙林鎮和東林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德清新市鎮等27個小城鎮環境整治……多年來,在湖州大大小小靚麗剪影的背后,總能看見農行湖州分行努力將綠色金融產品轉化為生產力的身姿,以有勇有謀的智慧讓一場場綠色的回歸、美麗的嬗變,在城鄉之間鋪就。
拂綠·鍛造企業綠色發展基因
從高空俯瞰,橫亙浙江、安徽兩地,一條綿延35.5公里的“空中運輸走廊”以雄偉之勢“飛天入地”,穿越群山、航道、公路,將水泥生產線與水運碼頭無縫銜接。
西起安徽廣德,東至浙江長興,串聯沿線多家南方水泥的成員企業,輸送帶內,每天超過5萬噸水泥熟料穿山越嶺,從近山區來到長湖申航道起點——長興小浦碼頭。這是由湖州南方物流有限公司總投資近12億元打造的國內首條全電物流“空中輸送帶”和物流基地,繪就了水泥熟料“天上走”的奇觀。“全封閉、全架空、超靜音,全程實現綠色零排放運輸。”公司總經理徐登強介紹說。
長興曾聚集眾多大大小小的水泥廠,道路斑駁破爛不堪,晴天飛塵蔽天遮日,下雨泥漿漫天飛濺,道路交通事故頻發。但如今,長興一路暢通,沒有貨車的魚貫而入,也沒有煙霧和粉塵,站在長興小浦碼頭,高聳的預熱器和巨型回轉窯下,花繁樹茂。
這場天翻地覆的變化正得益于這條“空中運輸走廊”,“從2013年立項、2015年啟動融資,農行始終表現出很高的積極性,主動與企業對接溝通,持之以恒為企業融資提供便利。”時任上海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的財務總監葉靜表示。
迎難而上的農行湖州分行算了一筆更細的賬——輸送系統年輸送量近1700萬噸,可對沿線水泥企業進行熟料運輸覆蓋,同時,減少省道約3000車次/天貨車通行,提升區域環境質量。經過仔細測算和評估,該行打破行業限制,把它認定為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為一體的綠色項目,全程跟蹤服務,多次赴總行匯報,最終成功發放貸款6.62億元。
在農行的一路支持中,這條“空中走廊”逐漸從宏偉構想走進現實。像湖州南方物流公司一樣,在向綠色低碳轉型升級的探索中,得到農行支持從而破解資金瓶頸的企業不在少數。
在長興縣和平鎮,天能集團循環經濟產業園的車間內,打造了國內鉛蓄電池行業唯一一條集回收、冶煉、再生產于一體的閉環式綠色智能產業鏈,而背后,是農行與天能集團相依相伴20余年的深厚友誼,金融活水的注入使天能集團在推進綠色制造的道路上如魚得水。
支持綠色制造,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在湖州這片全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的熱土上,路子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農行湖州分行走出了一條又一條既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又充滿“綠意”的新路子。
作為當地國有大行中第一家綠色金改試點行、農行系統唯一一家專設綠色金融事業部的分行,湖州分行成功上線全國農行系統首個綠色金融大數據應用平臺,深化“綠貸通”場景應用,為一千余家企業發放“綠色企業(項目)系列貸”。
作為農總行和湖州市首批碳中和銀行建設“雙試點”,湖州分行制定碳中和銀行中長期規劃,并配合湖州碳效改革研究碳金融,創新推出“綠色工業碳改貸”“綠色工業碳效貸”“綠色建筑節能貸”“林業碳匯貸”等新產品。如為中南百草原景區發放全省首筆“林業碳匯貸”,實現碳資產獨立融資新突破。
既深耕鄉土,又與城市命脈相連,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展綠色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是國有銀行應有的責任和擔當。我們作為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點行,緊緊圍繞黨中央決策部署,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肩負‘共同富裕’金融擔當,探索國有大行綠色金融發展方式,加快建設‘美麗湖州’的農行樣本。”農行湖州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周孟斌說。
回望湖州一路綠色發展的歷程,農行湖州分行始終水乳交融、氣質相投,用領跑的機制、創新的產品、日趨完善的服務體系,鍛造出綠色發展的金引擎,生動詮釋了金融與區域發展深度融合的實踐樣本,也將“農行綠”描繪成綠色金融的“標桿綠”。(張蓉)
責任編輯:駱思宇
-
新華財經會客廳∣綜合金融賦能實體經濟為共富添“光”
2022-12-09 18:07:59
-
支持企業春節留工穩崗,紹興出臺10條舉措!
2022-12-09 15:30:31
-
浙江援疆胡瑛名師工作室“量身定制”培養計劃 助力地方教師成長
2022-12-09 11:58:12
-
COP15大會認定湖州市為生態文明國際合作示范區
2022-12-09 10:15:49
-
中央發話,浙江開干 全力拼經濟
2022-12-09 10:00:50
-
" target="_blank" >
與時代共創,與世界共舞
-
聚焦浙江制造,砥礪深耕開新篇